汽车生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评测试驾

文章内容

低碳发展模式新能源汽车产业_低碳发展模式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哪些

zmhk 2024-05-22
低碳发展模式新能源汽车产业_低碳发展模式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哪些       感谢大家参与这个关于低碳发展模式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问题集合。作为一个对此领域有一定了解的人,我将以客观和全面的方式回答每个问题,并分享一些相关的研
低碳发展模式新能源汽车产业_低碳发展模式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哪些

       感谢大家参与这个关于低碳发展模式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问题集合。作为一个对此领域有一定了解的人,我将以客观和全面的方式回答每个问题,并分享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

1.我国乃至全世界为什么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2.新能源汽车十大发展趋势

3.低碳汽车的发展新能源车

4.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遇前所未有

5.全产业链零碳排放!海马汽车制氢加氢站落成 开启“氢”时代

低碳发展模式新能源汽车产业_低碳发展模式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哪些

我国乃至全世界为什么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我国的石油资源短缺,石油进口量以每年两位数字的百分比增长,未来10~15年内能源缺口将达到60%。与此同时,燃油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的污染愈来愈严重,大、中城市80%以上的一氧化碳、40%以上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的污染以及20%~30%的含铅颗粒污染物均来自于机动车的尾气排放。发展低碳经济是国家大力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能源和低碳技术,不仅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确保能源安全,有效控制气体排放、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途径,更是着眼全球新一轮发展机遇,实现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和现代化发展目标的重大战略任务。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以电代油,减少排放,既符合我国的国情,也代表了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加速推进电动汽车产业化进程,不仅能够促进交通领域节能减排和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而且能够提升汽车生产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汽车工业技术进步,推动汽车产业结构调整,是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振兴我国汽车工业的重大战略举措。

       

新能源汽车十大发展趋势

       恩,新能源行业绝对是本世纪的朝阳行业,特别是电动汽车方面,产业链巨大,但发展有许多困难,如果能够克服,一定蕴含巨大机遇,各大传统汽车制造商业开始纷纷布局未来的新能源战争,推出了不同形式的新能源车,有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之后会发展成为燃料动力汽车,我个人也准备投资到这些方面,目前正在了解拥有这方面技术的公司,其中很看好一家叫做河南省杜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在此向你推荐一下,你可以去考察。

       电动汽车是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这一点国内外的学界、业者和各国政府谁都没有怀疑过。但是,直到一年前,还没有一家权威机构能够准确地说清楚,完全商业化运营的电动汽车究竟是哪种类型?采用哪种技术路线?

       很显然,致力于实现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行的主要国家及所属公司,都在按照自己设计的路线向前推进。在插电式电动汽车被国际社会共同认可后,很快就发现,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仍然存在不同的发展方向和路线,电动汽车的全景并没有因此而清晰。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是以高效混合动力汽车和插电式纯电动汽车的研究为主,代表车型是丰田公司的普锐斯、雷克萨斯和日产公司的叶子。而美国是以增程式电动汽车为主攻方向,代表车型是通用公司的Volt。中国则是全面开花,有比亚迪的双模混合动力车型,也有多家公司正在研发的插电式纯电动汽车,还有吉利公司的超级电容汽车。究竟哪种车型、哪条技术路线可以通向完全的商业化呢?最新的研究表明,上述所有的车型和技术路线都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商业化,它们无论将技术水平提高到何种地步,也必须依赖政府的补贴才能生存,因为上述所有的技术路线,都无法解决电池组在盲充情况下的循环寿命过低的问题,使电池折旧成本居高不下,不可能产生出对汽油燃料成本的竞争优势。因此,可以断定,完全商业化运行的电动汽车的“真神”还没有现身!到目前为止的所有车型,都只能以挣政府补贴为目标。

       一. 电动汽车“真神”露相!

       那么,电动汽车的“真神”究竟应该是什么模样呢?其实欧洲和日本的公司早在5年前就描绘出来了,就是可快速更换电池的电动汽车。最早提出这种设想的欧洲和日本公司,原意是想通过快速更换电池实现能源的快速补充,但由于电池在车身内的放置必须符合配重合理的要求,不能放在前后两端,而在车身中部,只能放置在座位和底板下,在这个位置上,很难实现电池模块的快速更换,除非对车身结构进行重新设计,而这样一来,就需要更新全套模具,重建生产线,没有几亿元的投资和3年的周期是搞不出样车的。就是有了样车,还必须有完全与之吻合的出租电池并对电池质量完全负责的充电站相配套,因此,要想实现在小型电动汽车上快速更换电池,就必须进行包括充电站的技术条件和运营方式在内的系统设计,而这绝非汽车制造厂家所能完成的,更重要的是,这样一来,汽车制造厂商就只提供不装电池的裸车了,它就成了电动汽车的配角,也就很难拿到政府补贴了。这种结果是汽车巨头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国外公司在提出换电池的设想后根本就没有往下进行,在小型车上更换电池的方案就搁浅了,各国的大公司又回到了老路上去,各搞各的,力图在不改变营业模式的前提下,搞出能够直接替代燃油汽车的电动汽车。但可以肯定地说,目前汽车巨头所坚持的技术路线,统统是意在套取政府补贴的游戏!不采取更换电池的技术路线,注定是死路一条!得出此结论的根据是:

       1. 不更换电池,充电永远是难题。与不更换电池车型配套的充电方式有三种,一是充电站,二是可在城市小区和停车位普遍设立的刷卡式充电桩,三是任意民用电插座。民用电插座不仅涉及电费计费问题,而且充电时间长,不可能成为主流充电方式。而在停车位设立刷卡式充电桩,几乎所有的车辆都在下班后的同一时间充电,一旦电动汽车的拥有量达到一定规模,就会产生谐波,对城市电网构成破坏性影响,电网将不堪此负。而充电站对车辆的服务,必须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尽管各国都在研究快速充电的方法,也进行了快速充电的成功试验,但是,快速充电对电池的破坏作用是无法杜绝的,用牺牲电池寿命作为代价来完成快速充电是不划算的!

       2. 不采用换电模式,电池寿命将大打折扣!锂离子电池生产厂家提供的数据表明:单体磷酸铁锂电池的循环寿命可以达到5000次以上,按照2000次来设定出厂标准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而超过100个单体成组后的电池模块,在人工维护的情况下,寿命只能达到1500次,如果每次充电可以行驶200公里,电池的里程寿命就可以达到30万公里。这对于电动汽车的用户来说,是完全能够接受的。但是,如果没有人工维护,采取盲充方式补给电能,电池组的循环寿命将急剧下降到200次左右,甚至会出现几十次充电就损坏的情况。这对电动汽车来说是要命的事情。因此,国内外的汽车制造厂家都试图从电池质量和电池管理入手,解决电池组的寿命问题。但是,提高电池的出厂质量和一致性并不能从根本上延长电池寿命,因为无论出厂质量和一致性再好的电池,都会在使用和充电过程中出现随机性个体差异,最终导致电池组提前损坏。而电池管理系统如果细化到对每一单体电池进行监测和控制,其造价将与电池相差无几,这就意味着本来就很昂贵的电池,又增加了一倍的成本,而且,高性能的电池管理系统本身要消耗15~20%的能量,这就意味着电池里程寿命已经损失了仅20%了,这还不算,就是安装了高性能的电池管理系统,也不可能将电池寿命提高到理想的千次以上,丰田普锐斯不超过3年10万公里的电池寿命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可以说,虽然通过提高电池质量和优化电池管理可以有限提高电池组的寿命,但想通过这个途径使电动汽车在综合成本上具有对燃油汽车的竞争优势,是根本不可能的,这条技术路线必将永远依赖政府补贴。

       3. 由于采用不换电模式,电池寿命就无法实现理想的指标,国外汽车巨头就把主攻方向放在以电池为辅的混合动力和增程式电动汽车上,采用小电池承担辅助功能,弱化了电池的作用。但由于混合动力汽车二元切换的复杂结构,使其成本永远也降不到与燃油汽车相当的程度,而其节油性又非常有限,它绝对不可能成为电动汽车商业化的主流模式。美国通用公司推出的增程式电动汽车Volt,虽然比混合动力汽车前进了一步,由于结构较为简单,使制造成本明显低于混合动力汽车,节油效果也更好一些,其市场前景比混合动力汽车更光明一些。但是,不进行维护的电池,仍然是致命的软肋,只有配套电池的定期检测、保养、维护和电池寿命质量的保险,才有可能实现商业化。而这一切仍然需要在车辆结构上解决电池组的快速装卸问题、仍然需要保证电池寿命的租赁式运营模式与之配套。

       4. 快速更换电池对电动汽车商业化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国外车企最初的设想,按照欧日跨国公司当年的设想,快速更换电池仅仅是为了实现快速补充能源,他们没有想到,这种方式是提高电池寿命的最佳途径。此外,还有一个作用是盲充模式无法抗衡的,就是:由于电池的工作是电化学反应,对电池的冲击要比机械磨损具有更大的离散性,机械磨损在不同个体间的差异非常小,作为汽车核心部件的发动机可以很容易实现绝大部分个体30万公里以上的使用寿命,而动力电池则不然。即便是平均使用寿命达到了30万公里,也仍然无法实现商业化操作。因为,超过30万公里和不足20万公里的个体都有可能达到30%,大量寿命不达标电池的车辆,将使汽车企业无法应对,价格比车身结构还贵的电池赔是赔不起的,而不赔,将名声扫地,只能惨淡退市,无异于自杀。这就是多家汽车企业的样车早已下线,吆喝了许多年也不敢向私人用户出售的根本原因。相比之下,在充电运营商用自己的电池而不是车主的电池在充电站循环使用,为车主提供服务,除了快速补电、提高电池寿命之外,无形之中带来了第三个功能:只要电池的平均寿命达标,就可以实现商业化,要比不能换电车型必须使95%以上电池寿命达标,才能实现商业化,容易一百倍!

       结论已经不言而喻:在20到30年内,在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时代没有到来之前,能够快速更换电池的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和与之配套的电池租赁、电池维护、充电服务的运营模式,是电动汽车完全实现商业化的最佳途径——这就是电动汽车已经清晰可见的“真神”!

       二、换电式电动汽车必须解决的技术和商业问题

       换电式电动汽车所依赖的基本上都是成熟技术,不存在难以突破的技术瓶颈,但要使这种技术路线实现商业化,还是有一些常规性的技术问题和运营模式问题需要配套解决。

       1. 纯电动汽车通常采用能量密度很高、安全性很好的磷酸铁锂电池,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还没有性能和价格上更优越的电池材料可取代磷酸铁锂,指望发明新的电池材料在成本不显著增加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能量密度,在短期内是没有希望的。在此前提下,可续驶150公里以上的纯电动小汽车,其电池箱的重量将达到200公斤以上。为了配种合理,不能将电池箱安装在车辆的前、尾两端,只能安装在车辆中部乘员座椅的下方,这就为快速更换电池出了难题。有三种可选择的方案:①如果从上往下装入电池,则需要乘员离开座位,并将座位掀开,十分不方便。②如果从下往上装入电池箱,就必须设计出十分牢固的固定系统,才能防止车辆在高速行驶和剧烈颠簸中电池箱的松动,而在一般情况下,电池箱牢固的安装和快速更换相冲突,二者只能取其一,很难找到两全的解决办法。③从侧面装入电池箱,虽然可以使牢固性和快速装卸同时实现,但需要将车身覆盖件和车架的模具全部更新,甚至生产线也需要进行伤筋动骨的大调整,没有几亿元的投资是出不了样车的,而样车并不见得可以定型。无论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都存在着难产问题。因此,快速装卸电池虽然只是一个常规性的技术问题,解决起来却也有相当的难度。这就是世界上至今没有一辆可快速更换电池的纯电动汽车问世的原因。

       2. 燃油汽车的设计和改型,完全可以由汽车制造企业独立完成,而电动汽车要想实现快速更换电池,却必须和电池制造商、充电运营商共同探讨、磨合、协商才能完成,否则,与电池的匹配、与充电站技术手段的吻合都会出现致命的错位。因此,可以认为,快速更换电池不是一桩小事,而是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燃油汽车的发展,仅仅需要制造商与用户的互动,就可以获得足够的信息和资源,而电动汽车的商业化,却要求必须在汽车制造商、电池制造商、充电运营商以及用户的互动中才能找到发展的方向和技术解决方案,其多元化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至少比燃油汽车高两个数量级。

       3. 为可更换电池的电动汽车服务,充电站的主要功能并不仅是为车辆补充能源,还要进行电池维护,这是国外车电分离方案提出者根本没有考虑的问题。加入这个功能,充电站的商业性质就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它所能提供的服务包括了电池的寿命保证,问题是谁有这个金钢钻?谁能为用户提供电池寿命千次以上的质量保证?这是一个关系到这种商业模式成败的大问题。因此,电池维护技术就成了电动汽车车电分离技术路线最关键的核心技术。

       4. 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与技术有关的问题,就是充电成本问题。假定电池维护技术已经成熟,可以保证电池1000次以上的循环寿命,在包括电池折旧的总成本中,最大的部分电池折旧成本就能降到合理水平,每行驶100公里为20元左右。而充电时所消耗的电费基本上是个常数,对五座电动小汽车而言,每行驶100公里所消耗的电费为7-10元,是一个很低的数字。剩下的就是充电站工程和设备折旧以及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了。按照国外的设计和我国在奥运期间建的充电站,每个充电站的投资高达上亿元,使每次充电的折旧费高到毫无商业竞争力的程度。因此,必须设计出花钱少、效率高的廉价充电站,只有这样,才能让充电总成本明显低于燃油费用,使电动汽车具有对燃油汽车的竞争优势,才能实现电动汽车的商业化。

       5. 在快速更换电池的商业模式中,车主买到的是不含电池的裸车,充电站为车主提供电池租赁服务,在通常情况下,为100辆车提供服务,需要有2倍的电池用于周转,充电运营商作为电池租赁方本身将拥有全部电池的所有权,这就是充电运营商一身担起三个重担:电池租赁、充电服务、电池维护。谁能承担这个角色?汽车制造商不可能将电池的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电池生产厂商虽然可以承担这个角色,但在商业化运行中,只有充电运营商专业化独立运作,才能培育出高效率的团队和商业品牌,充电运营商自成一家不可避免。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经高调宣布,要大举进军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在全国大中城市建立电动汽车充电站网络。但是,此充电站非彼充电站,国家电网的充电站没有考虑快速更换电池,更没有考虑电池维护,而是采用在占地面积很大的充电站中设立很多的充电桩,让车辆自助式卧充。这种方式必须以电池盲充1000次不损坏为前提,而这样的电池根本没有。因此,可以肯定,这种充电站除了作为形象工程外将毫无用处。如果国家电网不改变设计,它不可能成为电动汽车领域里的成功者。但问题又来了,没有可更换电池的车辆,怎么会有充电运营商?而没有充电运营商的参与谁敢造可更换电池的车?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延伸到了商业领域。

       上边我提到的河南省杜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正在完全按照上述模式进行商业化运作,公司在电动汽车整车安装、动力系统、电池模块方面有国际性的技术突破,目前受到同行业的高度关注,有望率先领跑电动汽车行业,大家很是支持目前拥有这种高科技技术的私营企业,与国企一较高下。

低碳汽车的发展新能源车

       未来3~5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10个重点趋势

       1. 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已进入不可逆的快车道

       全球汽车未来发展的方向是新能源化,或者说是电动化,已经成

       为全球各国和企业的共识。过去,很多国家对这点存在争议和摇

       摆,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一直在增长,不断迈上新台阶。经

       过这几年的发展,新能源化这个不可逆的态势已基本形成。目前,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超过10%,即汽车增量中电动化的比

       例超过10%,预计到2025年会突破30%。美国、欧洲等的渗透

       率也在增长,特别是北欧,挪威电动汽车的新车销售占比已接近

       100%。当然,各国电动化的技术路线不一样,如中国以纯电为

       主,欧洲以插电为主,日本则以弱混为主。

       2. 中国将在较长时间内处于领跑地位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研究预测,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

       突破500万辆;2025年将达到至少700万辆,乐观估计为900万

       ~1000万辆。从100万辆到1000万辆,也就几年时间,这个发展

       速度创造了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之最。新能源汽车当前的保有量、

       增速以及所带动的产业规模,在过去难以想象。以动力电池为例,

       预计到2025年,中国电池装机量将达到600GWh。

       3 中小城市与农村将成为新的市场增长点

       过去,中小城市和农村消费者的第一辆车往往选择燃油车。进入

       电动化高速发展阶段,消费者的第一辆车很有可能是新能源车。

       因此,未来3~5年,继大型城市之后,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将成

       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点,并成为市场增量的重要组成部

       分,对碳减排、改善三四线城市和农村机动化出行发挥巨大作用。

       4 中国电动汽车真正进入市场化竞争阶段

       2021年是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分水岭。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

       2022年财政补贴将全部退出,所有车企将处于同一政策起跑线,

       竞争会更加激烈。补贴退出后,新上市的车型也会扎堆出现,特

       别是外资品牌车型。2022~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进

       入新车型、新品牌扎堆涌现的阶段。

       与过去10多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特点不同,未来市场竞争将

       进入真正的大浪淘沙阶段。过去靠补贴成长起来、缺乏竞争力的

       产能和品牌,在这个阶段会面临极大挑战,一些产能会加速退出,

       一些品牌会销声匿迹。

       5 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正式合二为一

       过去10年,汽车产业变革的主题是电动化。下一阶段

       变革的主题将是基于电动化的智能化。电动化的普及

       要靠智能化来拉动,单纯的电动汽车不会成为市场卖

       点,只有更加智能的汽车才是竞争焦点。反过来看,

       只有电动汽车才能更完整地嵌入智能化技术,智能化

       技术的最佳载体是电动化平台。因此,在电动化基础

       上会加速智能化,“两化”在汽车上将正式合体。

       6 能源革命和汽车革命实现实质性协同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能源侧变革将让电动汽车

       用上可再生能源,真正实现绿色发展。同时,新能源

       汽车可通过接入电网实现车网互动。风电、光伏、储

       能、电动汽车加智能电网这一理想模型会提前实现。

       未来3~5年,技术和政策会进一步支撑电动汽车的绿

       色化,从小范围试点逐步走向规模化发展的轨道,能

       源革命和汽车革命将实现实质性协同。

       7.供应链成为汽车企业的发展瓶颈和重要竞争力

       低碳化是汽车供应链面临的第一个巨大挑战。全球碳中和愿

       景下,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都高度关注供应链的变革,供

       应链如何实现绿色化、低碳化或者净零排放是企业必须解决

       的问题。大型汽车企业碳中和的时间表大多定于2035年或

       2040年前,届时将实现产业全链条的净零排放。这意味着,

       不仅是整车制造环节,从上游零部件的生产制造到物流运输

       都要实现净零排放。

       智能化是汽车供应链面临的第二个挑战,特别是芯片。2021

       年,全球汽车产业因芯片供应短缺减产约1000万辆,中国平

       均减产20%。

       供应链是电动汽车和智能汽车未来发展要迈过的一道关键门槛。

       供应链是全球化的,企业除了受自身战略影响,还会受到国际

       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疫情、大国贸易纠纷、技术竞争、

       海运等,都会影响汽车产业供应链的格局变化。

       8. 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节奏会明显加快

       汽车产品全栈式电动化大幕拉开

       市场的爆发会激发新一轮汽车技术创新浪潮。过去,困

       扰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主要问题是成本。补贴退出后,

       技术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竞争的核心要素。如今,

       技术的进步使新能源汽车基本具备与同级燃油车竞争的

       经济优势,真正迎来行业期待的拐点。

       由于经济性优势,高端品牌电动化的发展速度非常快。

       蔚来汽车已进入同价位宝马、奔驰的市场。在A0级市

       场,尤其是5万元以下的电动汽车市场,电动汽车的性

       价比也超过了燃油车。得益于技术,特别是电池技术的

       进步,“最便宜的车”和“最贵的车”这两端电动化优

       势已经非常明显。未来几年,行业竞争的重点将集中在

       20万元左右的“中间”市场,并逐渐形成新的优势。

       9.电动化带动商业模式快速创新

       新能源汽车进入真正的市场化阶段后,将带动大量商

       业模式快速创新,例如光储充一体化模式、换电模式、

       电池银行模式等。

       10.基础设施配套逐步补齐并衍生三网融

       合新业态

       燃油车时代的基础设施只有加油站、加气站,汽车电

       动化的发展将使未来能源基础设施发生重大变化。充

       电、换电、快充、慢充、电池的移动补电、加氢等,

       将构成融合的基础设施。这将是未来电动化发展的重

       大亮点,也是行业投资的热点。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遇前所未有

       随着汽车工业可持续性发展理念的深入及推广,低碳概念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低碳技术也作为车企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比亚迪作为自主品牌中的后起之秀,凭借自身在电池领域和制造业领域积累的经验和优势,一直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发展的目标,尤其在纯电动车的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走在了研发的前列。记者采访了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公关三部经理杜国忠,请他介绍了比亚迪在推广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的战略。

       在全球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势下,新能源汽车、低碳汽车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比亚迪一直致力于节能减排方面的研究,1996年就开始了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研发,2002年成立了电动汽车项目部,开始进行纯电动汽车的研发,迄今为止,我们在电动车项目上的投入超过了20个亿。

       我们在双模电动车和纯电动车的研发上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产品在技术层面上已经稳定。2008年12月15日,全球首款不依赖充电站的双模电动车F3DM已经在深圳率先上市;2008年3月29日正式宣布F3DM低碳版双模电动车绿动上市,开启F3DM低碳版针对个人消费者销售的进程。5月上旬纯电动车e6更是正式交付深圳鹏程出租车公司进行使用,成为全球最早交付实际使用的纯电动出租车

全产业链零碳排放!海马汽车制氢加氢站落成 开启“氢”时代

       5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5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出席发布会,介绍发用电、投资项目审批、中巴经济走廊以及最新出台的政策文件等情况,并回答了有关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制造业恢复发展、物价走势、稳定和扩大就业、补齐农村充电设施短板、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促进家政行业提质增效以及中国品牌日活动等方面问题。

       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

       孟玮表示,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消费高速增长。截至2022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1310万辆,超过全球总量的一半。自2020年7月起,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连续三年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引导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下沉,从数据显示,2020年下半年、2021年、2022年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消费看,销量同比分别增长80%、169%、87%,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但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总保有量相对较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经济实用车型供给不足、销售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

       为破解这些瓶颈问题、更好满足农村居民使用需求,在广泛调查研究并听取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国家能源局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其中在创新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模式、支持农村地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强化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宣传服务管理等三个方面,提出了11项政策举措,并对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优化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环境等作出具体安排。我们希望通过出台《实施意见》,进一步激发农村地区消费潜力,引导农村地区居民更多选择绿色出行,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增添新的活力。

       新能源汽车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孟玮介绍,近年来在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2012—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年均复合增速达到87.2%,产销量连续8年居全球首位。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前4个月产销量分别达到229.1万辆和222.2万辆,同比均增长42.8%。从月度走势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增速呈现低开高走、不断加快的态势;前2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增长16.3%、20.8%,3月份产销量分别增长44.8%、34.8%,4月份产销量均增长1.1倍,可以说总体依然延续快速增长态势。

       回顾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历程,特别是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从需求侧看,交通出行模式、能源消费结构等正在发生深刻变革,14亿多人口的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催生了对新能源汽车的巨大需求,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空间。从供给侧看,经过多年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产业体系日趋完善、企业竞争力大幅增强,不断推出顺应消费升级趋势的新产品新服务,供给体系对需求的适配性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得到消费者认可。

       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完善政策措施,引导有关方面抢抓机遇,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构建新型产业生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深化开放交流合作,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同时,多措并举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模式

       孟玮指出,当前,我国已建成包括521万台充电桩在内的,世界上数量最多、辐射面积最大、服务车辆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为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充电设施不足的问题仍是影响新能源汽车使用的一大制约瓶颈,在农村地区更为突出,已成为制约农村地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堵点”“痛点”。对此,我们将通过创新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模式,逐步破解这一难题。

       在建设环节,重点在公共充电设施与社区充电设施上发力。优先在县乡企事业单位、商业建筑、交通枢纽(场站)、公路沿线服务区(站)等场所配置公共充电设施,并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延伸。同时,加快推进农村既有居住社区因地制宜开展充电设施建设条件改造,落实新建居住社区充电基础设施配建要求,持续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共享。

       在运营环节,重点是加大充电网络建设运营支持力度。利用地方专项债券等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开展配套电网建设改造,增强农村电网支撑保障能力。2030年前对实行两部制电价的集中式充换电设施用电免收需量(容量)电费,对电网企业相关配电网建设放宽投资效率约束,全额纳入输配电价回收。推广智能有序充电等新模式,加快形成行业统一标准。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出台农村地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专项支持政策。

       在维护环节,重点是提升充电基础设施运维服务体验。完善充电设施运维体系,提升设施可用率和故障处理能力。针对节假日返乡期间充电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充分运用技术手段,对充电需求集中的时段地段做好预研预判和服务保障。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方面切实抓好文件落实,推动有关方面结合实际促进政策措施尽快落地见效,进一步健全充电基础设施网络,确保“有人建、有人管、能持续”,为新能源汽车在农村地区的推广使用营造良好环境,更好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

       扩大新能源汽车在农村地区购买使用

       孟玮表示,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广阔。前面提到,我们要抓紧补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加快实现适宜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地区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打消在农村地区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后顾之忧。那么,在购买使用方面,刚刚出台的《意见》也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在此着重从产品供应、支持政策、推广应用、销售服务和安全监管方面,列举一些重点举措。

       在产品供应上,考虑到农村地区出行场景与城市有一定差别,鼓励企业针对农村地区消费者特点,开发更多经济实用、适销对路的车型,特别是载货微面、微卡、轻卡等部分商用产品。

       在支持政策上,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农村户籍居民在户籍所在地县域内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消费券等支持。鼓励有关车企和有条件的地方,对淘汰低速电动车购买新能源汽车提供以旧换新奖励。

       在推广应用上,促进新能源汽车在县乡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单位应用,鼓励有条件地方加大对公交、道路客运、出租汽车、执法、环卫、物流配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支持力度。

       在销售服务上,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下沉销售服务网络,引导加快建设联合营业网点、建立配套售后服务体系;鼓励高职院校面向农村地区培养新能源汽车维保技术人员,把促进就近就地就业与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更好结合起来,满足不断增长的新能源汽车维修保养需求。

       在安全监管上,提升新能源汽车及电池质量安全水平,严格配套供电、集中充电场所安全条件,定期对存量充电桩进行隐患排查。引导农村居民安装使用独立充电桩,提升用电安全水平。

       同时,孟玮还指出,要扬优势,持续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传统产业不等于低端产业、落后产业。我们将深入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动石化、汽车等重点产业布局调整,鼓励企业提高先进产能比例,有效扩大优质供给,提升传统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等。

       零碳引领,氢启未来。12月10日,海口光伏制氢及高压加氢一体站正式落成,海马汽车氢能布局与落地迈出坚实步伐,开启“氢”时代。海马汽车将结合自主研发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以及即将投入运营的光伏发电项目,打造全球首个“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营”的全产业链零碳排放新能源汽车试运营项目。

       海南省政协副主席李国梁、海马汽车董事长景柱为第一台车加氢

       海南省政协副主席李国梁,海口市市长丁晖,海南省发改委副主任吕先志,航天101研究所所长王成刚,海南发控总工程师李峰,海马汽车董事长景柱等共同为海口光伏制氢高压加氢一体站剪彩,李国梁、景柱为该站第一台车加氢。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海南分公司党委书记马晨光、中国华能集团海南分公司副总经理宋文贵、隆基氢能大中华区总裁寇建锋等嘉宾参加了落成仪式。

?

致力减碳 ?海马将打造全产业链零碳排放运营模型

       海口光伏制氢高压加氢一体站由海马汽车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合作建设,全站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主要由水电解制氢装置、多级增压机、高/中/低压储氢罐、70Mpa/35Mpa加氢机、冷却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该站严格按照GB50516《加氢站技术规范》建设,制氢和加氢实现自动化控制。

       站内水电解制氢产能为每小时50标方,每天可生产约107kg “绿氢”。外接氢气管束车,加注能力可达250 kg?/天,后续加注能力可扩至500 kg?/天,满足每天100台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高压加注需求。

       海马汽车副董事长卢国纲致辞

       “只有打造出“光、制、储、运、加、用”一体化的产业链,才能进一步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和氢能商业化。”海马汽车副董事长卢国纲表示,该站的落成标志着海马汽车已具备高纯度氢气的制备与70MPa高压加注能力,是海马汽车氢能商业化推广的又一重大跨越。

       卢国纲表示,海马汽车作为海南唯一具有乘用车和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将深耕氢燃料电池汽车这一新能源汽车终极路线,开展从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高压加氢,到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制造以及商业化运营的全产业链布局。

       航天101研究所所长王成刚表示,海口光伏制氢高压加氢一体站的建成不仅意味着海南省以氢能为载体的新能源体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也是航天101所与海马汽车深度合作、联合推动海南绿色低碳能源结构体系建设和海马汽车向深度清洁化、源头低碳化、应用智能化转型的新阶段。

       海口市市长丁晖致辞

       海口市市长丁晖表示,海口光伏制氢及高压加氢一体站项目的落成运营,有效实现了从太阳能发电到电解水制氢,再到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营的零碳排放循环。这是海马汽车公司深耕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动氢能布局落地的创新成果。海口市将一如既往的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加快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推动实现能源供给全生命周期的清洁化创新,打造清洁能源汽车、绿色交通、智慧能源联动的范例。

打造零碳排放工厂年减碳6万吨 ?实现绿色制造

       据了解,海马汽车同时规划在厂区内自建光伏发电项目。

       水电解制氢所需电力将来自于海马汽车厂内的5兆瓦级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站。该项目将于2022年一季度建成,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通过“绿电”制取“绿氢”,实现“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营”全产业链零碳排放。以此为基础,“十四五”内,海马将建成全厂区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打造零碳排放工厂,实现绿色制造。届时,年发电量达7000万度,每年可减少6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4万个家庭日常生活用电产生的碳排放(户均月耗电145度)。

       未来,海马汽车将瞄准“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规划利用自有资金和社会资本,以全球首个全产业链零碳排放新能源汽车试运营项目为样本,在海南的东、西、南、北、中各建一座以光伏制氢加氢为主的零碳排放新能源汽车综合服务体,集光伏发电、水电解制氢、高/低压加氢、充电桩、新能源汽车售前体验及售后服务等于一体,并与海南省政府规划建设的环岛旅游公路相连,成为海南环岛驿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海南清洁能源岛的又一张“绿色名片”。

第三代氢燃料电池汽车2022年模拟运营 ?助力海南跨入“氢能时代”

       海马汽车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70Mpa氢燃料电池MPV,已于2020年首次亮相,搭载全球领先的高功率电堆和高压储氢罐,一次加满氢气仅需3~5分钟,续航里程可达800km。海马汽车第三代氢燃料电池汽车将于2022年开展模拟示范运营。

       卢国纲表示,“十四五”后期,依托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海马汽车将投入约2000台氢燃料电池乘用车进行商业运营,打造全岛交通干线氢能汽车运营体系,满足公务用车、商务用车和共享出行等多场景城际出行需求,助力海南跨入“氢能时代”。届时,预计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4万吨以上。

       2022年,海马汽车还将集合国内外科研机构、高校及上下游产业链等“产、学、研”力量,建成国内领先的氢能科普馆,开展氢能体验、大众科普和前沿学术交流。同时引进国际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建设新能源汽车产品展示、交付与售后服务中心,并打造L4级自动驾驶示范园区。“十四五”期间,逐步建成海南国际新能源汽车体验中心。

       海马汽车将通过下一代高端智能纯电动汽车、高端智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800KM长续航氢燃料电池汽车等产品的开发,完成向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赛道的转换;通过零碳排放工厂建设和产线改造,向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升级。同时,利用海南自贸港的政策优势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海马汽车还将加强国际合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好了,今天关于“低碳发展模式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低碳发展模式新能源汽车产业”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